红木老三样日渐枯竭,这8种木头正在成为红木新贵......
微信号:qinglan337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随着海南黄花梨、印度小叶紫檀、老挝大红酸枝的日渐枯枯竭,这些木头所制成的家具很多也慢慢的走上了定制、拍卖渠道,价值动辄几百万、几千万不等。 当这“老三样”越来越少,逐步退出主流市场走上神坛之时,随之而来的是一批'新'木材正在接替它们,成为红木


正文共1083字,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
经常有朋友和我说
说爸妈一定要让他在90方小户型里面,放中式红木家具...
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...
小匠也确实觉得应该要反抗...
毕竟说到红木,大家都一定会想到粗胳膊粗腿,雕花丰富,华丽无比的清朝风格红木家具,像酱紫的……

或者是这样子的...

这样的家具,放进一个90方的小户型,
确实有点勉强...
在朋友眼里,中式和简约根本搭不上边...
但小匠觉得...
其实不然
比如我们传承了几百年的家具——“家具史的巅峰 - 明式家具”
气韵超然的作品比比皆是。关键是需要鉴赏力分辨什么是美。任何时代都有高品位的作品和大量土气的劣品,现代家居也不乏土俗之作。古代也有很多惊世之作,尤以明代家具最为当代追捧,追捧那份跨越时空的美。
红木家具怎么亏掉都不知道。原来是成本无法准确控制。
红木家具不赚钱不信吧?我们专业的来分析一下红木家具的损耗,绝对不是我们能想象得到的。首先买一车木料32.4吨在锯板的过程就损耗11.358%.不信吧,哪有这么高的损耗?下面有图有真相。 平锯平均损失11.358% (32.4吨木料—28.72吨平锯后的重量=3.68吨的损耗

现在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古典家具的消费队伍,这首先确立了对文化回归的自信与认同,其次体现了大众审美的提升,再者受保值增值的投资回报驱使,不一而足。但是往往买入一件或一套家具后,在居室中怎么摆放都感觉离自己想象的意境还有差距。或者虽然当初自我感觉良好,但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跟优品的比较,没有笑到最后。很多朋友一屋子的古典家具,有出自名门的,也有料比金贵的,大凡发烧如此,宅风也多清风明韵,可是组合在一起,不是俗不可耐就是杂乱无章,毫无美感更谈不上修心怡情。
我们喜欢古典家具有各种理由,可以从美学、学术、考古、投资等各种角度喜欢。作为和生活如此密不可分的实用品,我们完全有理由从追求生活品味的美学视角来评判,通过美学视角,我们不难发现藏在表层形态下的神和美,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的材质、包浆和皮壳。我们传承和发扬的重点也就是这种神和美。

由于居室内各家具单件可能材质、形制、年代各不相同,也不可避免有很多当代的家具和装饰,如何让各种家具和装饰和谐融合在一个空间里,战胜违和感并且搭配得有品位。这才是最有现实意义的,是应该研究和探讨的主要方向。
从美学视角集美各种单件,让所有元素统一在一个美学调性内。这没有公式也没有教条,所谓法无定法。成套家具的搭配往往过于死板,不如混搭的气机生动。整体的效果离不开每一个优秀的单品,其中奥妙有待大家共同实践。


水满则溢,全屋古董家具,犹如全屋都是重点,容易让空间显得很沉重,相反,只是将中式家具和字画作为点缀,反而更能让重点突出。




古为今用的跨界混搭,在今天是一种潮流。毕竟我们是现代人,生活在现代空间,建筑空间也和明代很不一样了,审美习惯也是当下的,各种元素、各种风格的家具混搭融合,适应当下的潮流,也是大势所趋。
其实,只要搭配得当,红木家具也能在不同风格的家装中展现出不同的美感。
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搭配,关注我,小匠下次继续和你说家具。

本文源自头条号:入木匠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小武基红木市场
小武基红木市场,又称小武基红木早市,在北京以及天津河北文玩圈内小有名气,2015年左右,小武基红木早市每个周六周日市场内人头攒动,也可以用人挤人来形容,那时候的小武基红木早市,我作为一个管理员骑自行车在人海中“堵车”,也是因为人多,我还骑电动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