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隽美物:明清红木古典家具图鉴(桌案合集)
微信号:qinglan337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清前期 黄花梨卷云纹独板翘头案:案长一米六,独板面心,两端扬起翘头,小巧婉转。夹头榫结构,锼云纹牙头。外撇香炉腿,边缘起阳线。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在于:两侧腿足上端嵌挡板,透雕上翻的如意云头纹,挡板下又置小牙子。 晚明 黄花梨一腿三牙半桌:无束
明清家具以用材划分,主要有漆家具、硬木家具、柴木家具和竹家具这四种。现流传至今的家具之中,工料最为精良、艺术价值较高的家具,多是花梨、紫檀等硬木家具(现多称红木家具),其次是漆家具。因此多数人会误以为,硬木家具在明清时期是使用面最广、最为珍贵的家具,事实上并非如此。
柴木家具
在明清时期布满全国的家具制作业之中,产量最大、受众面最广的,肯定不会是昂贵的硬木家具,而是柴木家具和竹家具。所谓的柴木,指的便是除硬木、细木之外可做家具的木材。这些家具同样舒适、典雅,用料却没有那么珍贵。而竹家具在当时的中国同样有着庞大的消费人群。
小构件大智慧,明清家具的标签之一
中国古代周朝的时候出现过一种小几案家具,名字叫做俎(zǔ),在这个家具身上首次出现了在腿足下方加横木的构件,这个构件的专业名词就叫做托泥。 《三礼图》中的俎 托泥在明清家具里算是比较常见的一个构件,比如皇宫椅四足底下的连接构件就是托泥,还附带
漆家具
而同属于高档家具的硬木家具与漆家具,漆家具在硬木家具出现前,一直是主流家具。明朝前中期,依然是漆家具的时代。进入明晚期与清朝,硬木家具开始兴起,但由于礼制的要求,最庄重、最严肃的场合(比如正殿),只能使用漆家具,不能使用硬木家具。漆家具在硬木家具出现之后,制造水平和艺术水平同样得以提升,即使在硬木家具盛行的后期,同样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既然硬木家具不是清朝最普遍、也不是最珍贵的家具,为何能成为中式传统家具的代表?原因便在于其材质和造型。硬木家具所使用的花梨、紫檀等材质十分珍贵,所以只能在明清家具行业中占据较小的比例。但硬木家具在继承中国传统家具优美造型的同时,由于其材质珍贵美观,且硬度较大,可以表现出其他材质无法表现出的造型;硬木还可以使用一些新型工艺。这样的硬木家具,因其造型的艺术价值和结构的科学合理性,才得以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典范。
本文源自头条号:中式装修设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老木匠常说:“做好明清家具,一定要做到四平八稳”
老木匠经常说过一句话:家具好不好,要看稳不稳,明清家具对于家具的基础要求就是四平八稳。 当然老木匠说的这些并不是废话,虽然人人都知道家具稳是基本要求,但要做到这四平八稳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,毕竟家具虽是生活用具,但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作为一